1)焊接保護:鈦管焊接時,用高純度Ar氣對熔池、400℃以上的后部焊縫及管內背面焊縫同時進行保護。管內充Ar保護時,胎具上的出氣孔要放在最高點,三個保護區的Ar氣流量見表54所示。
因鈦材導熱性差,焊接熔池大而冷卻慢,故焊槍噴咀直徑宜適當加大,以增大保護區,噴咀內徑取16—20mm為宜。
無法設置拖罩的焊縫,可采用分段間歇焊的方法。方法如下:
每小段焊縫從引弧至熄弧的時間約5秒,焊接長度10-15mm,且延長滅弧后的氬氣延時時間至20-25秒,使焊炬內噴出的氬氣保護高溫下的焊縫冷卻至250℃以下,待焊縫冷卻到50℃以下再以同樣方法續焊,直至焊縫全部焊完。
焊接時要控制好段與段之間的連接,避免產生脫節現象。
2)焊接材料的選擇:氬氣應為一級純氬(純度為99.99%);露點在-40℃以下,焊絲原則上選擇與母材成份相同的鈦和鈦合金焊絲。
3)鈦管對接接頭焊前需進行定位焊時,管內必須充氬氣保護,規范與正式焊接時相同,定位焊縫長度10—15mm左右,起弧和收弧點選擇在焊時鐘11點位置上較為合適。
4)焊接時,焊絲加熱端,不得暴露在空氣中而要同焊縫一起處于氬氣保護之中,一旦污染,應去除后再焊,熄弧后也如此。